Shortcut to main menu
Shortcut to text

大人物、大文章

诗人赵芝薰

시인 조지훈 모습

  • 赵芝薰(1920~1968
  • 完成韩国现代诗主流的青鹿派诗人、散文家、韩国学研究者
  • 贡献于民俗学和民族运动史
  • 首次撰写韩国文化史
  • 主要著作:赵芝薰诗选、韩国民族运动史等
  • 赵芝薰于1920年出生于庆北英阳,完成了始于素月和永郎、经过徐廷柱和柳致环而形成青鹿派的韩国现代诗的主流,为20世纪前期和后期的韩国文学史赋予连续性的大诗人。

以非常现代化的方法结合传统韵律和禅之美学是赵芝薰诗的特色。

《青鹿集》、《草叶装扮》、《赵芝薰诗选》、《在历史前面》、《余韵》等他所留下的诗集都被高度评价为民族语言的宝石,特别是‘僧舞'、‘落花'、‘古寺'等诗是至今都被广泛吟咏的民族诗的名著。把传统韵律和禅之美学以非常现代化的方法结合起来,这就是赵芝薰诗的特色。在韩国现代文学史上赵芝薰所占的地位是任何人都不可动摇的。继梅泉黄玹和万海韩龙云,赵芝薰体现了视节操为比生命更加宝贵的典型志士的形象。

当万海把西大门监狱去世的一松金东三的尸体下葬时,赵芝薰参加寻牛庄时的年龄为十七岁(1937年),说明赵芝薰立志的时期非常早。赵芝薰以民俗学和历史学为两大主流的韩国文化史作为自己的专业。 他从祖父赵寅锡和父亲赵宪泳那里学习并体会了汉学和节义,还一辈子研究了在惠化专门和月精寺学习的佛经和参禅。加上整理朝鲜语学会的大词典原稿时自然学会的国语学知识,赵芝薰的学问基础非常广泛,只接受现代教育的人们所无法猜测的。光复之后,10月份他成为韩文学会国语课本编辑人,11月份成为震檀学会国史课本编辑人,首次编撰了韩国人亲自编写的国语教科书和国史教科书。截止到1968年因支气管扩张症而去世,赵芝薰所撰写的《风韵的研究》、《韩国文化史序论》、《韩国民族运动史》、《诗的原理》等著作成为韩国学研究的永远的名著。 赵芝薰严肃判别真理和虚伪、正义和不义,严格区分前进和后退的时候。〈节操论〉里出现的严如秋霜的斥责是为整个民族的生存,难以忍受而发出的良心的呼唤。

赵芝薰是勤勉闲暇、正直宽容、严肃洒脱、现代的文人。如同梅泉在绝命的瞬间也用“照亮苍天的烛火”观照自己的死亡一样,赵芝薰在失去国家的时代,以“太初也有风韵”的信念没有丧失超脱的气质。对于赵芝薰来说,风韵是在抵抗和死亡的瞬间也要拥有的人生尺度。 赵芝薰是在豪爽的风韵和严肃的原则基础上,才华、教养和人品相协调的大人物。

  • 赵芝薰故居
  • 芝薰诗碑